前不久,湖南省纪委监委通报了 8 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其中怀化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印宇鹰在担任通道县委书记期间,为树形象搞政绩,无视群众利益搞 " 一刀切 ",强制拆除群众居所附属建筑和生活菜园,不顾县财政紧张等实际情况," 垒大户 "" 堆盆景 ",刻意打造 4 条检查调研 " 经典路线 ",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打造检查调研 " 经典路线 ",此类现象早就遭到公众诟病,中央和地方也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些措施加强整治和监督,以推动提升调研实效。从在内容和形式上为调研精准 " 画框 "" 定调 ",到清理调研事项、减少无效调研频次,一些地方探索出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过于频繁的检查考核 " 退烧 " 了,但打造检查调研 " 经典路线 " 等问题依然没有禁绝。
打造检查调研 " 经典路线 ",映射出个别干部错误的政绩观。他们不是把心思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而是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追求表面上的光鲜亮丽。或许在他们眼里,只要在检查调研中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和好评,就能获得晋升的机会。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当然,检查调研 " 经典路线 " 的出现,并非只是 " 导演 " 们的单方面责任。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的口味。一些领导干部在调研时,往往习惯于按照既定路线走,满足于听一听汇报、看一看展示,而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 " 走流程 " 式的调研,不仅无法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更容易助长一些人的表演欲,让他们沉迷于打造 " 经典 "、追求形式上的 " 完美 "。
莫让 " 经典路线 " 偏离 " 群众路线 "。毋庸置疑,检查调研走 " 经典路线 " 不是真调研,必须坚决杜绝。真调研要能够看到角落,看到真情况,找到真问题。同时,被调研的对象要正确看待调研,把调研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要不怕暴露短板,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挑刺,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改进作风、赢得民心。(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文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