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新年王炸局,无智驾不开车

  • 国际
  • 2025-02-10 02:52:05
  • 15

新年开市,你在期待着什么?

新年王炸局,无智驾不开车

被比亚迪连续 " 闹市 " 两年,我已经习惯性等待其 2025 年的新政,好似已经成了一种传统。正如之前了解和预判的,今年 " 比亚迪要以技术开年 "!截至记者成稿前,已知 2 月 10 日晚,比亚迪智能战略发布会将正式揭幕今年动向。

相比价格开年,技术开年是否会 " 炸 "?如果说 2025 年之前,变革的火苗已经燃起,那么眼下的 2025 年,随着各方堆砌的 " 干柴 " 越积越多,即将演变成熊熊烈火。

"2025 比亚迪智能战略发布会 " 会有什么亮点,具体内容我们拭目以待。现在已知信息是,将同时发布秦 PLUS、宋 L、汉、唐等多款车型智驾版,规模统一、车型之多尚属首次。足见影响覆盖面与前两年 " 冠军版 "、" 荣耀版 " 主打的 " 价格 " 战略青出于蓝。覆盖车型多,意味着价格区间覆盖广,按照以往比亚迪的改款新车发布调性,仍然可视作是 " 加量不加价 " 的变种手法,只是这次的加量,那都是实打实的科技与狠活。

当然,所谓 " 智能化战略 " 肯定不止发布一些新车这么简单,但基于此次发布会,比亚迪提出,希望通过比亚迪 " 天神之眼 " 系统,让每一个人都能畅享高阶智驾。

言外之意,比亚迪有意让更多入门级车型也要搭载智驾系统,这一点在之前消息中的海豚智驾版上将会进一步体现。至于说城区 NOA 会降到多少价位,从什么价位开始上激光雷达;告诉 NOA 会降到什么价位,是否会采用纯视觉方案;智驾版车型相比原车型价位上是否有大变化;比亚迪智驾架构是否有新的突破 …… 更多的问题就要等到发布会的最新消息来解读。

兴奋不兴奋?急不急?

比你兴奋比你急的还有长安。长安宣布提前一天,也就是 2 月 9 日举办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发布会,提到要智驾 " 普及 "。

显然,大家都赶着打响 2025 年的 " 第一枪 ",有人或许认为这还是市场的 " 卷 ",但终归国产汽车智能化道路和车主的智能化体验也要迈上新的台阶了。

新年期间的高速和网络见闻中,除了堵车外,是否关注到一种 " 新鲜事 ":更多人打盹开车,玩手机开车,甚至还有自拍视频 " 无人 " 驾驶 ……

我们当然并不是要宣扬这些违反交通法的不良驾驶风气,甚至是要谴责和避免。但从另一维度来看,是不是越来越多享受车辆智能化的车主们,先一步享受车辆智驾带来的新奇体验和 " 放飞自我 " 的驾驶风气。

在过去的 2024 年,智能驾驶迅速成为众人疯抢的蛋糕。无论技术层面、体验层面,甚至是在营销层面,都卷到飞起。

" 全国都能开,全国都好开 "、" 有路就能开 "、" 从车位到车位 "…… 如此广告的宣传概念在不停向终端消费者做着病毒传播,如果这不是看广告视频,着实感觉我们已经进入到全民放飞自我驾驶风的代步时代。

虽说我们一边在曝光那些 " 无良驾驶 ",但别说,智驾洗脑确实比预想中要好。至少智驾的 " 有与无 " 以及 " 好用与否 ",在诸多用户购买权重中的占比正在提升。眼下选择入手一辆新能源车,如果没有一套还算成熟的智驾系统,那大概率会在初选时就被排除在外。用不用是买家的事,有没有则是车型的责任。

2025 年,没智驾还卖什么车?没智驾,还开什么长途?

如此反问真不是嚣张。以比亚迪年前推出的新车夏为例,这款 24.98 万元起售的中大型新能源 MPV 是冲着别克 GL8、丰田赛纳来的。当人人都觉得不过是比亚迪低价轰炸细分市场的武器,可你是否注意到这车的官宣可是 " 全系标配 DiPilot 100 天神之眼 " 高阶智驾系统。一个月后夏得意盎然公布了首月销量——破万。至此,你觉得大家是为 " 低价 " 买单,还是 " 高阶智驾 " 付账?

由此将视角放大,虽未得到官宣,但传言比亚迪正以 2025 年为目标,全力推进高阶智驾大规模量产化。在全年销售目标 500 万辆基础上,计划实现 300 万辆 " 高快 NOA 起步智驾系统 " 的覆盖,占其新车总量 60%。

2025 年比亚迪的销售目标只增加小 30 万显然不难,但重点就是那 300 万的 " 高阶智驾 " 覆盖。接下来的 10 个月时间里," 天神之眼 " 四个字将朝着大家发起心智战。

其实不管是之前特斯拉 FSD 即将入华的消息,或是国内大佬集体吹智驾风,还是比亚迪活力全开,都在向市场传达一个简单信息:高阶智驾普及元年来了!

若不然,怎见年前那些顽固不化的合资车企,仿佛开了心智般疯狂投身拥抱中国智驾供应商。他们要的更简单,留在桌上——你买不买我的新能源车不要紧,别连最初的选车名单都没了自己的名。

其实,面对大家都在卷成 " 龙卷风 " 的车市中选车问题,终端消费者养成了偷懒的习惯。他们可能不再费力比配置、比价格、比权益,而是选择了大家都去 " 对标 " 的产品。因为你强,大家才去对标;因为承认你够强,大家才愿意拿你来对比。

一家车企,身处如今电动化、智能化当道的时代,只要被扣上了 " 智驾头部梯队 " 的帽子,也将省去不少开疆拓土的烦恼。反之,如果此刻连一套好用的高阶智驾系统都拿不出来,位于中国车市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终局。

" 普及元年 " 的逻辑重点是 " 普及 " 二字。相比前两年 " 油电同价 "、" 电比油低 " 这种电费、油费省出来的三瓜俩枣," 技术平权 " 岂不快哉。

潇湘晨报记者毛传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