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两会申聚焦|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方案”如何再发力

  • 房产
  • 2025-01-16 07:24:19
  • 26

创新之路,注定要越过不确定的山丘。这不仅需要探索者的勇气,也需要鼓励好奇心与勇气的机制与环境。

“上海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策源能力实现新突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这样说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实施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200.7亿元、增长7.2%。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成立运行,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基本建成。优化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等载体创新生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

上海创新策源能力实现新突破的背后,是近年来持之以恒推进的系列改革创新。包括下放科研自主权、优化创新生态,让高校和科研工作者得以充分聚焦“好奇心”。优化技术转移转化需要的专业服务和机制,让科技成果真正走出象牙塔、实验室。

2025年,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上海方案”将如何再发力?

生长

当下,上海正紧扣强化创新策源功能这个核心任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战略重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张江科学城

“综合创新成本低”,多家始于张江、兴于张江的企业,他们的管理者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个关键词。自1992年起,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今天的“张江科学城”,这片曾是农田与村庄的土地,已然成为“上海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国创新”的一个品牌。

在杨浦,位于湾谷科技园的一家头部3D打印公司的创始人直言,“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杨浦这片创业的热土。”

这家企业从苗圃到孵化器到加速器,从三位创始人发展到超过500名员工、在湾谷科技园拥有超200人的研发团队,所获得的远不止资金支持,而是一整个创业生态体系的包围。

在闵行,“大零号湾”,“从零开始,创造无限”,高校零距离、创业零起步,是其孕育成长的灵感和初心。“让高校的老师骑着自行车就能把成果转化”,其关键是破除高校“围墙”,让科技成果“转”起来。

大零号湾

园区、孵化器等,不仅是空间载体,也为身处其中的创新主体供给“营养”,让创新之路走得更为顺畅。

走进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位于浦东张江机器人谷的创新中心,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正在不同实验室内进行认知决策、执行等测试。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田劲松博士从事机器人行业20余年,他介绍,这10年间,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有两个主要趋势:一个是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另一个是细分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多元化发展。

这期间,上海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全国领先,诞生了一批头部机器人企业,包括新时达(工业机器人)、节卡(协作机器人)、微创(手术机器人)、傅利叶(康复机器人)、高仙(清洁机器人)、擎朗(送餐机器人)等。

在徐汇,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2023年9月揭牌后,已汇聚千余家人工智能企业、255家大模型企业以及100余家投资机构。在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版图上,以模速空间为代表,AI大模型已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些科创树苗的生长,每时每刻都在上海发生。如今,渐已成林。

探索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和机制的灵活,打破传统对科技创新的约束。

“过去,科研项目往往结题周期短、考核指标硬,颠覆性想法不敢写入申请书。但基础研究不是线性发展,如果所有结果都能预测到,可能研究意义也就没有那么大,迈出的步伐也就相对小很多。”在一位常年躬耕基础研究一线的高校教授眼中,研究的“可预测性”和“创新性”,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关系。

科研工作者的遗憾,也正是上海在基础研究领域努力破解的藩篱。近年来,上海高校的各项科研支持项目普遍放宽考核“紧箍咒”,弱化指标、鼓励试错。回归基础科学“无用之大用”,更多研究者高擎理想火炬勇探无人之路,攀上科学险峰。

2023年上海市科委发布实施“放权松绑18条”,包括扩大高校院所科研活动自主权、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优化科研管理等多方面,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放权松绑力度。如今,“放权赋能”的宽容环境带来环环相扣的连锁传导反应,成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敢”的密码,也让原创思想更易“冒出来”。

走过“从0到1”的无人区,继续释放科学研究“从1到N”的无限潜力,从原始创新的墙内,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墙外,这堵“围墙”并不容易打破。2020年,上海交大率先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华东师范大学也探索进行职务科技成果100%全赋权改革,鼓励老师把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到“大零号湾”,助力前沿科技成果“跨墙”走出校门,服务社会。

溯源而上,高校积极采取政策引导的背后,是上海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决心。

从改革开放之初为“星期日工程师”正名,到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投身创业浪潮,再到建设体系化的成果转化生态,绑在科技成果身上的细绳子在改革中被一根根解开。

对企业来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摸爬滚打,往往于实践中解答一道道的创新难题。

比如,研发和技术应用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路径。比较每一种技术路径的成本和收益,取舍平衡技术与市场的资源投入倾向。让科研人员拥有安静的氛围,一门心思搞科研和创新,商业交给企业管理层,这是上海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企业探索出的模式。

除新兴技术行业外,传统行业也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加快创新步伐。一家加速布局拥抱新技术的传统医疗企业,从2014年开始实施了人才机制创新,即合伙人计划。通过建立较完善的奖金、考核体系,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正是无数创新主体的探索、试错,活跃着这座城市的创新氛围。他们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角。

在上海,我们也看到了经济、金融、科创中心之间的联动效应。“科技—产业—金融”,三者高水平联动循环,让硬科技不缺投资,好项目不缺资金,产业化能够落地。

生态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上海将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研究布局。深化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等创新载体建设,发展高质量孵化器,着力培育硬科技企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将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高质量增长、新发展格局,慢慢落实到经济总量的上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提升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邵宇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制造能力和原创精神结合,要往教育方式调整、体制机制改革、思想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包容不同观点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努力。“从过去粗放式增长变成内涵式增长。科技和产业的结合是源源不断的,也需要不断投入,形成正反馈闭环,这会更加持续。这样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容易被复制的。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危机感中,进一步提升科创精神。”

此外,传统产业的升级也很重要,通过数字改造赋能,“昨天的产业”就可能变成“明天的产业”。服务业如何服务科创、服务产业升级,也是重要议题。科技、金融、教育等,本身是一套生态系统,要培养创新人才、科学家、工程师,对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完善重点产业人才住企培养、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等育人新机制,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进一步打响“海聚英才”赛会品牌,大力汇聚全球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学术环境,实施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推进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培养、产业基金、融资环境、应用场景、产业链上下游、灵活的体制等,这些都构成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进化的生态。

邵宇说,“大家都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行配套,为新质生产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属于广义新质生产力的构成部件。整个社会需要形成包容创新的氛围,构成一个生态。”上海未来可以寻找开放和创新的结合点,“将城市的制造能力和原创精神相结合,培育社会的创新精神。”

有话要说...